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奥运资料(冬奥会2022年简介)

奥运资料(冬奥会2022年简介)  第1张2002年2月16日,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19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杨洋在领奖台上向观众致意。赵/摄

奥运资料(冬奥会2022年简介)  第2张雅典奥运会上,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在风中飞翔”。赵/摄

奥运资料(冬奥会2022年简介)  第3张陈露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精彩瞬间。赵/摄

奥运资料(冬奥会2022年简介)  第4张2022年1月13日至14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第二站和第三站将在北京首钢公园举行。图为吉林选手韩雨桐(前)在比赛中。视觉中国供图

这封寄给未来的信似乎与冬奥会遥相呼应。

杨威(口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钟(整理)

我于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专业为八年制临床医学。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是曲棍球的医疗专业志愿者,实际上是担架员。

2007年,我们团队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中担任志愿者。那年我大三,刚学完解剖生理学,还在学医初级阶段,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因为很多冰球运动员都是身高一米九,体重两百斤的大块头,担架员都是我这样的壮小伙。

做志愿者有艰难的一面。我们必须想象和处理许多复杂的情况。担架怎么抬,怎么发力,四个抬担架的人怎么配合,第一步是迈左脚还是右脚。这些细节都要训练。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场景,我们当时没有用假人来帮助训练,而是让队里最重的人扮演“伤员”。

医疗志愿者在实地工作时,应遵循该领域复杂的规则。当运动员摔倒时,没有指挥官的命令,志愿者不能冲进比赛场地。参加国际比赛,有时候要压抑医生治病救人的本能。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

当然,做志愿者也有自己的乐趣。比赛结束后,我们将拿出北京大学的校徽,北京奥运会的纪念品,与运动员交换。我还有世界各地的小玩意。那时,志愿者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当我们穿上志愿者制服和徽章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他乘客的羡慕和认可。

北京奥林匹克曲棍球场是一个临时场馆。奥运会后,几年后被拆除。当时我们就去记了。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比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就建在国家曲棍球场的原址上。在我眼里,这不仅是奥运遗产的传承,更是我“双奥运”记忆的延续。

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那时,我已经毕业,成为了一名医学博士。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会的医疗保障要求更加复杂。以滑雪为例。如果运动员在雪道上受伤,最快的方法是滑下雪道,这需要救援人员滑雪。

2017年底,北京市进行了全市医生滑雪技能选拔测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小就爱上滑雪,国内高水平雪道都是自信驾驶,自然入选了这支“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那段时间别人上班,我去滑雪培训,心里还是有点阴暗。

但2018年,我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工作,协调张家口赛区的医疗保障工作。这个工作和滑雪医生肯定会有冲突,所以我主动放弃了做滑雪医生的机会。

按照FISU的要求,第一医院离滑雪场应该在15分钟之内,这样伤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救助。张家口的大医院离赛区太远,最近的医院是崇礼区人民医院。但这家医院之前只是二级甲等医院,无法满足奥运会安保的需求。

北医三院接手后,用了几年时间,把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医院,变成了一个软硬件顶级的现代化医院。现在崇礼医院建了CT复合手术室,手术中可以做CT,这是很多城市大医院都不具备的条件。冬奥会期间,救援直升机可以直接降落在医院停机坪上。

作为崇礼医院医务科科长和冬奥会协调办公室主任,我不仅要操心医护人员的衣食住行,还要在疫情背景下保证同事们的安全。走哪个楼梯,如何消毒,进入闭环后如何预防感染,都要做好预案。比赛时,我会同时使用五六个对讲机,协调指挥不同领域,快速接收信息,处理后再快速分发分配任务。我差点成了最会放广播的医生。

北京冬奥会共有109枚金牌,其中51枚将在张家口产生。冰雪运动带来的伤害风险很大,让受伤的运动员在第一时间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中国医疗实力的体现。我很荣幸能以这种方式延续“双奥运”的故事。

2008年,在完成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工作后,我应邀出席了残奥会闭幕式。残奥会的主题是“给未来的信”,观众和运动员都得到了一张特殊的明信片,他们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并将其发送到世界各地。虽然当时北京还没有获得冬奥会的举办权,但这封写给未来的信似乎呼应了今年北京冬奥会“携手走向未来”的主题口号。

-

演讲中的故事未完待续。这是它的续集。

吴亦凡

我从小就喜欢英语,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志愿者,向中外游客介绍北京和张,解读冬奥会。自从来到京张高铁队,我离梦想越来越近,我与冬奥的故事也开始了。

2019年9月,京张高铁筹备组正式成立,随后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式培训:从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到客运法规的巩固,从英语表达的日常练习到手语老师的认真指导,从专业化妆的展示到肢体礼仪的训练...毕业两年后,我再次沉浸在校园式集体生活的氛围中,每天“比、赶、赶”

我永远不会忘记,2019年12月30日凌晨,那个穿着“蓝色制服”的身影匆匆走过一列又一列列车,借着昏暗的灯光检查列车的战备情况。我们都知道几个小时后对我们和张箐的意义。那天晚上,火车上的“红制服”没有一个扎扎实实地闭上眼睛。幸运的是,我在第一辆 *** art车上,承担了开业第一天介绍一段中英文设备设施的任务。本来已经准备好的草稿因为各种原因改了又改,直到天亮才确定最终内容。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冬奥会对北京的意义有多不可言喻。梦回北京的张,从这一刻起航。

2020年夏天,我有幸入选暑期班车乘客名单。面对疫情下60天隔离期的挑战,和家人简单沟通后,我迅速收拾行李,开始了这个不一样的暑假。辛苦的“站台训练”,从化妆到表情,从站姿到走姿,从摆臂到大步走,一句口号一个动作,三圈到四圈……直到最后一天的卸货。经历了这个夏天,离冬奥会越来越近了。

2020年12月18日,我参加崇礼雪摇滚音乐节录制活动时,看到了其他来自各行各业的冬奥会志愿者。我们都记得,那一天,室外温度零下18摄氏度,平均每3分钟睫毛就结霜一次。但冰天雪地之下,冻不住的是我们火热的热情,在场的歌手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冬奥会的热爱和期待。

2020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开通一周年。今年有幸从北京坐火车到张家口,单程172公里,每天往返两个城市八趟。一年十几万公里的里程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对京张的印象仅限于课本上的“小白”,我成长为一个专注的学习者,熟悉它的人文历史和沿途的风景。我从一个按照指令工作的列车员成长为一个注重细节、以人为本的服务者,从一个对冬奥会感兴趣的普通人成长为一个帮助和服务冬奥会的志愿者。

我清楚的记得在车队举办的周年活动上,三言两语的致辞中,我讲述了筹备过程中的艰辛,记录了北京开行之初的艰难,诉说了条件下的所有辛酸,留下了一路坚持后的甜蜜。慢慢抬头,发现不止我一个人眼睛红红的。如果演讲中的故事要继续,那么这里是它的续集。

2021年1月15日,当我第一次踏上薛瑞春运列车时,我感受到了智能和技术的震撼。第二天,在高压之下,我顺利完成了讲解任务。2021年7月20日,距离冬奥会开幕仅剩200天,我非常幸运地在北京北站开往延庆站的G8883次列车上,与对冬奥会有着同样热爱的旅客朋友们一起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2022年1月6日,北京到崇礼的火车开通,当天的火车上价值成倍增长。我为媒体朋友解答了智能列车上的智能设备设施,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在伴随京张高铁的日子里,我从一个见证者和体验者变成了参与者。京张铁路不再只是小学课本里的一张纸,更是一种肩负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作者是京张高铁车队乘务员)

-

中国第一个花花世界冠军陈露:每一次对孤独的突破,只为更高的梦想。

(口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任(整理)

1995年,我穿着红色的衣服,在伯明翰赢得了世界冠军——那是世界花样滑冰冠军的记录上第一次写下“中国”二字。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冉冉冉冉升起,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当时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的影像很少,只有新华社摄影记者赵拍摄的一组照片。后来赵老师形容我是“孤独的中国花样滑冰女王”。

某种程度上,“孤独”的确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特点。花样滑冰是一项起源于西方的运动。当时我国花样滑冰的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很多时候,我在国际舞台上是“一个人的团队”。所以,一开始,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很简单:不要做最后一个就好。当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时,我只有12岁。自由滑那天,我刚过完12岁生日。那次赢了五六个选手,感觉还挺满意的。后来,我获得了一个“冰娃娃奖”。

回首多年,我会发现,我后来的所有成就,都离不开之前的这些探索和努力。作为一名先锋,虽然孤独艰难,但每一次突破都让我感到振奋。这让我很好奇:我能更进一步吗?去实现更高的梦想。一切都是未知,充满希望。

从1995年开始,我一直对将中国风融入花样滑冰感兴趣。选择这个机会背后有一定的考虑。当时国际上的评委大多是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了解有限。如果你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运动员,对东方文化的轻率介绍可能会被忽略,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1995年,我成为了世界级的滑冰运动员之一,我非常喜欢中国音乐,所以我做了一个全新的尝试,开始使用中国音乐,如《看春风》和《梁祝》。

这些音乐虽然都是中国风,但是想表达的东西不一样,会融入我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例如,看春风显示的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状态。因为要表达春风吹来,万物复苏的感觉,所以所有的手势和动作都是流动的,仿佛春风微微吹来,花儿盛开,柳枝随风摆动。

1998年冬奥会,我选择用一首《梁山伯与祝英台》来完成职业生涯的谢幕表演。在那次演出中,我没有演绎祝英台,而是讲述了我自己的成长故事。当时精神高度集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滑到了最后也没觉得累,觉得再滑一盘也没问题。那种状态完全是“疯了”。

除了奖牌,花样滑冰也给我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很多欢乐。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可能是一场马拉松,也可能是一场追剧。我的安慰是在冰上自由滑行。前段时间,戴着老式耳机,穿着花溜冰鞋的纪凯峰大叔,被国茂冰场上的“独舞”迷住了,火了。其实他状态这么好,学滑冰不一定要当专业运动员。能够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口,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现在,我选择开一家溜冰场,做一名教练,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中国的孩子。据我观察,中国的冰雪产业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小时候训练条件比较艰苦,没有室内溜冰场。因为花滑比较小,所以要到午夜以后才能在冰场上训练。记得每次训练都是凌晨“出动”,在冬天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里借着月光不停地滑。

现在专业的冰雪场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学习滑冰、冰球等运动。前几天去崇礼滑雪场,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景象: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三岁的宝宝,让他们在雪板上“行走”,特别好玩。我认为冰雪运动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的未来。

这一次,冬奥会终于来到了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在我们自己的家门口举行。这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我们的冬奥健儿能抓住最后的时间,在主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将大大加快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让曾经冷门的小众运动真正“火”起来。

(作者是中国花样滑冰首位世界冠军和奥运奖牌获得者)

-

“奥运摄影师”赵:你不可能永远赢,但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赵(口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任(整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与奥运会有两次奇妙的缘分:一次是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记录奥运历史上的许多精彩瞬间,另一次是作为“奥运摄影师”深度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作。

有人说,奥运会的拍摄往往很遗憾,因为实在没办法“重来”。但是,作为一名体育摄影记者,这也是魅力所在。你需要特别专注才能捕捉到最吸引人的瞬间。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考验着记者的判断力。

在我的摄影生涯中,我见证了许多激动人心、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时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2004年,中国女排赢得了雅典奥运会冠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20年获得的又一枚金牌,来之不易。决赛,中国女排前两局失利,最后一局还在“啃”。

当时我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放弃拍摄决定最终输赢的扣杀瞬间,而是降低视角,拍摄拯救瞬间——因为我想表现这场比赛的胶着状态,奖牌来之不易。当时我比较幸运,抓住了郝洋飞身扑出制胜一球的瞬间。从那以后,我一直珍藏着这一刻,因为它能生动地展现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并不总是赢,中间也有起伏,但姑娘们在困难中永不言败的精神很让人感动。

有时候,我也很乐意拍摄一些运动员在赛场外的日常生活。1998年,18岁的姚明从上海队入选国家队。我想在他正式进入国家队之前,拍拍他在上海队的日常生活。我发现姚明除了个子比别人高,就是一个普通的小伙子,看起来有点瘦,话不多,很随和。当时我拍他刮胡子,指导队友操作游戏机,很放松。

多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些影像,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因为它们展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青年时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男生刮胡子的场景,更是青春走向成熟的象征。这个标志不仅仅是指他的事业,更是指他的心理、社会经历和思想的成熟过程。其实这也是女摄影师的一个优势:女性往往观察力更细腻,捕捉情绪更敏感。很多照片第一眼看上去可能没有那么惊艳,但有时候却非常耐人寻味。

如果说摄影师更“单枪匹马”,那么奥运摄影师更侧重于重大赛事的综合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聘为北京奥运会摄影首席,也是奥运史上第一位女性摄影首席。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营总监安东尼在第一次会议上对我说:“辛迪(我的英文名),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你要做好准备。”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我数不清接到了多少个电话。每个场馆,或多或少都会有未解决的小问题:主新闻中心、赞助商、场馆水下窗口、“猫道”、摄影车等等。我从这个会场开到另一个会场,电话一直没停过。那天,我的老司机第一次开车走,撞上了一根柱子。各种突发事件及时扑灭,最终,开幕式圆满成功。

回顾过去,参加了这么多奥运会,我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是对过去的崇拜和对未来的信任。他在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时,非常强调比赛带来的荣誉感。例如,必须有奥运会的开幕式和正式的颁奖仪式。这种荣誉感也会激励人们不断克服困难,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而奋斗。

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当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采访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时,我们都为中国有了第一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而激动不已。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已经赢得了这么多金牌。近年来,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也令世界瞩目。这些快速的变化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比如现在溜冰场、雪场多了,冰球等很多以前冷门的运动近年来发展很快,很多项目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种娱乐。这样的群众基础自然有利于促进更多优秀运动员的涌现,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举办。期待本次体育赛事取得圆满成功,相信能够进一步普及全民冰雪运动,鼓励更多人走上冰雪之路。

(作者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报社社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摄影运营官)

-

两个奥运,一个钢城

林树新

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2008年是难忘的一年。伴随着歌曲《北京欢迎你》,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奥运圣火和“中国印”的注视下隆重举行。激动人心的16天赛程让世界再次认识了中国首都,也让北京市民见证了无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彩瞬间。

从气势磅礴的开幕式到亲切包容的闭幕式,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然而,盛会结束后,北京人的生活也永久地改变了。有人喜欢“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地标,有人更看重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给城市文明留下的“无形遗产”,有人看到了过去不曾发现的机遇和空。

许多北京人的生活因奥运会而改变,徐博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对于徐博和他的许多同事来说,2008年更像是一个“离别年”。

80年代大学毕业后,徐波进入有“十里钢城”之称的首钢厂区,开始了他的“钢铁生涯”。在厂区,他从肖旭换成了老徐,再从老徐换成了徐工,意思是尊称。同时,随着北京城区的扩大和发展,昔日西山脚下的“钢城”逐渐成为毗邻城区的“工业污染源”。

2005年,首钢正式启动搬迁计划,开始搬迁污染重、能耗高的产业,以实现城市转型,让北京成为一片蓝天。2008年,烧了几十年的4号高炉正式停工,徐波不得不面对工作地点的变更。对于“首钢大搬迁”,徐波的心情很复杂。北京终于迎来了奥运会,他为自己出生长大的北京感到骄傲。同时,虽然知道烟尘弥漫的钢厂要搬走了,但真的要和工作了半辈子的首钢园区说再见了,还是舍不得。

钢厂已经搬走了,徐波的家还在石景山。打开窗户可以远远地看到停产高炉高耸的烟囱。在青年学生面前,他总是说搬迁好——北京的空气干净了,钢厂的设备更新了,他的职级和工资也涨了。但他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年轻时在工厂的操场打篮球,在工厂的剧场看电影,为自己熟悉的老地方变了而难过。

北京在举办了第一届奥运会后,就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年比一年好。对于徐波熟悉的老厂区的活化再利用,集团、区 *** 、市 *** 都有精彩的规划,但他知道,自己心中那个曾经生机勃勃的“十里钢城”已经不存在了。

2016年,徐博正式退役。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冬奥组委首批工作人员入驻首钢公园,为首钢公园点燃了新的火花。首钢公园将在冬奥会上扮演重要角色,沉寂多年的公园瞬间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意义。对于见证了“首钢搬迁”的首钢人来说,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厂区的收回,更在于曾经为奥运而牺牲的首钢,如今已经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奥运主场”。得知此事后,徐波非常高兴。他经常带着孙子们去老厂,给他们讲自己年轻时目睹和经历的首钢往事。

前不久,首钢公园进入冬奥会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徐博暂时不能带孩子去公园。但是他很开心。站在家里的阳台上,他可以看到首钢跳台滑雪,被网友称为“高跟鞋”。很快,这个平台将上演一场冰雪上空的“巅峰之战”。尽管天气寒冷,运动员热情高涨,但他们可以与曾经在这里燃烧的高炉互动。

夏奥蛰伏了这座“钢城”,冬奥唤醒了这座“钢城”。这样经历两次北京奥运会,是徐波这样的首钢人的独特经历。对于许多像徐博一样的人来说,他们的奥运记忆不仅仅是电视屏幕上的一场比赛,更是一次独特而难忘的个人经历。奥运会是一个伟大的事件,这反映在它。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