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1张八分钟,短的,八分钟,长的。

2月25日晚,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看完《北京八分钟》这个节目,你一定会百感交集,激动不已。

没有了红灯笼、琵琶这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物件,没有了京剧那熟悉悠扬的旋律,一帧帧的画面,就像飞驰的高铁的速度,带我们去领略当下的中国。那些新技术、新文化、新成就,让我们兴奋不已。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2张即使撕掉我们多年来引以为傲的灿烂文化的外衣,我们依然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呼喊:中国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走在世界前列。

带着这个信心,我们的“北京时间”正式开始了。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3张“北京八分钟”的前期准备

2017年3月,“北京八分钟”联合工作组成立,也正式拉开了“北京八分钟”的序幕。

10月左右,北京冬奥组委和张艺谋团队来到北京体育大学,精心挑选了80名男生作为学生演员。他们负责平昌奥运会“北京八分钟”的演出。与以往的选拔条件略有不同,这次的选拔条件非常简单——身高1.75米,身材匀称,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良好。

采访中,一位演员代表也表示,“在挑选演员的过程中,(导演)会对我们的身高体重有一些要求。”在《北京八分钟》总导演张艺谋看来,这个评选标准的设定是为了尽可能突出与冬奥会相关的元素。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4张“冬奥会想要表达冬奥会的元素。我们想表达滑雪、滑冰这样的姿态,所以在选择演员的时候,我们可能不是舞者。我们要选择有这样(冬季运动技能)的人。”

12月1日,誓师大会,当“北京八分钟”倒计时正式发出,学生演员们也正式开始了近三个月的排练。据悉,这些演员通常会做一些体能训练,包括拉伸、平板支撑等。,并且熟悉程序动作。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5张2月17日,剧组从北京出发,来到平昌。晚上,在闭幕式举办地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与先期抵达的技术团队进行了技术测试。18日晚,他们在体育馆进行了两次独立排练。21日和23日晚,他们与韩国闭幕式表演队进行了联合排练。

近三个月,这些年轻的学生演员几乎没有休息。然而,他们对这些艰辛充满了自豪。

“每个人都很兴奋有机会为国家做贡献,赢得荣誉。”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6张奥运转播团队看到试听带时鼓掌。

为了只有8分钟的“北京八分钟”,整个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付出了无数次8分钟的努力。

早在北京联训时,为了尽可能贴近实战,昌平的排练场地全部按照平昌冬奥会实际场地1:1模拟布置。考虑到当地气温较低,风力较大,相关设备已经在国内进行了抗风防冻测试,可以在风速8米每秒,零下25摄氏度的天气条件下正常运行。

为了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北京八分钟》团队还与奥林匹克广播公司(OBS)的团队进行了沟通,在昌平训练基地拍摄了视频样本,并根据导演的想法初步设计了镜头语言,告诉对方如何用最佳的镜头语言呈现《北京八分钟》。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7张当这盘样带作为“北京八分钟”电视转播的指导性文件交给奥运会转播团队时,得到了极好的反馈。《北京八分钟》总制片人沙晓岚透露,看完demo,奥运转播团队非常满意,满屋掌声。

“看了演示后,他们认为我们做得很好,很漂亮。他们的掌声代表认可。”

整个团队还需要早早把设备运到韩国调试——一个月前,设备在天津港和青岛港打包,发往釜山港。由于设备的高科技含量和精密部件,设备在海运和陆运过程中经过了特殊包装。

"我们必须自己带所有的设备,甚至一颗螺丝钉."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8张雅典和北京的八分钟有什么区别?

对于总导演张艺谋来说,《北京八分钟》的经历,早在2004年的雅典,他就尝到了。他甚至调侃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两次执导《八分钟》的导演。

14年前,在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京剧、红灯笼、茉莉花一一登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短短的八分钟里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上。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9张“那是我们的第一次亮相。我们想要很多东西,想要表达很多东西。最后我们做了拼盘,效果并不理想。”在张艺谋看来,那一次的效果并不好。这一次,他想做一些改变。

张艺谋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他希望《北京八分钟》能够更纯粹地回归到具体的节目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文化,而不是把它变成宣传片或者橱窗展示。”

于是,他抛弃了过去最喜欢的“人海战术”,用国内最先进的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用更精简的演员阵容,向世界展示了另一个不一样的“北京八分钟”。

“这场8分钟的表演与雅典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理念到表现手法完全不一样,会觉得耳目一新。”小蓝说,在八分钟内解释中国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并不容易。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10张“这条路线完全不同。从创造开始,我们就不再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而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来北京的主题。”

LED屏幕、遥控设备、演员穿的自热石墨烯服装……这些“新事物”都体现了中国科技。以这项新技术中最突出的移动设备平台为例。这种设备,以前主要用于工业,包括汽车生产线,物流,将用于文艺演出,这也是世界首创。

“八分钟是很短的时间。我们仍然努力让每一秒都尽善尽美。”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11张停止谈论历史和传统,看到未来和希望。

“在这八分钟里,你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新发展。首要任务是表达全国人民迎接2022年冬奥会来到我们家的真实感受。”

于是,在张艺谋导演的这部《北京八分钟》中,有一个特别的“惊喜”——中国人的微信头像将有机会出现在这一环节。

“通过互联网与中国人有了互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参与表演。平昌会出现一些涉案人员的图片和头像。大家以这种方式来到平昌,预示着2022年北京见。”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12张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推出“冬奥伴我行”互动。在闭幕式前参加活动的参与者将有机会感受到这样的惊喜。截至2月25日中午,参与邀请函和语音互动的人数已经超过8000万。

但是,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是张艺谋在短短八分钟内想要传达的思想,有着大国风范。

“在这八分钟里,我们将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科技含量、五千年文化和今天中国的新面貌。突出的理念是人类共享未来的共同体。”

北京八分钟(2004北京八分钟)  第13张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发酵的灿烂文化,八分钟仍能看到,但其比例远不及中国新面貌的展示。今天的文化自信甚至可以在节目中看到。张艺谋说,这八分钟摆脱了以前的“拼盘”,只有一个节目,从头到尾呼应,比较纯粹。

另一个细节是,那些红灯笼、茉莉花、京剧……将被高铁、自行车共享、网上购物等新形象所取代。更多凝聚国家科研和企业能力的科技元素,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震撼。

“这次会非常漂亮,简单,高级。”

或许,敢于抛弃八分钟宣传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想法,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输出新文化新技术,也让“北京八分钟”承载了更多的意义——中国不仅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更有自己在新时代的新名片。

那么,带着这份期待,我们四年后在北京见面吧。

(本文图片:视觉中国/东方IC)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