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唐建文(唐建武个人资料)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刘军通讯员陈莉荣刘力

[老师的名片]

肖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从事教育工作41年。曾获湖南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特聘教授、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优秀 *** 员、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等荣誉。

唐建文(唐建武个人资料)  第1张对于萧北庚来说,教书育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切为了回答者。

【老师的故事】

9月3日,记者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采访了肖北庚。虽然是周六,但对于没有寒暑假和周末概念的肖北庚来说,却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日。然而,9月对小北庚来说意义重大——学院即将迎来一批新生。

“我喜欢和学生打交道。”41年来,萧贝庚一直站在三尺讲台上。对他来说,教书育人是一辈子的事。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课堂和学生。

“我们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三尺讲台,对得起老师。”这是萧北庚经常对青年教师说的话。

例子不仅仅是一个词。

年近60岁的肖北庚,从教41年,其中中小学9年,高等教育32年。即使是法学院的校长,他每年仍然为学生开设3-5门课程,平均每年近400课时。

在法学院师生的印象中,萧贝庚是一位温和的长者,一位敬业的老师,一位博学的学者。“肖老师虽然很忙,既要处理行政事务,又要搞科研,但每年都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陆宁告诉记者,小北庚还有一个习惯——上课时一定会关掉手机,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启江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他和萧贝庚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考虑到当天要上课,肖北庚把会议提前到了早上8点,他发言后向来宾解释“我要去给本科生上课,所以我要先走了”,然后准时赶回学校上课。

"他很少有休息时间。"法学院党委书记唐与肖北庚相识30多年。在他的印象中,即使是暑假,他也总是看到肖北庚在办公室忙到深夜。

唐建文(唐建武个人资料)  第2张小耿上课。

严谨治学,温和对待,教学的脚步从未停止。

“看着就像,就是暖,听着就像”是形容萧贝庚最好的方式。

每次提到萧贝庚,师生脑海中浮现的形象都是“衣着朴素,从不生气”。2013级学生王称萧贝庚为“可爱男神”。他曾写道,“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私聊中,当他谈到专业问题时,他的眼睛会微微向上翻。再加上他长得像大耳朵图图的五官,很多学生都被院长萌死了。”

但在学术方面,萧贝庚严谨到从不漏掉一个标点符号。“论文中不恰当的标点和用词,不合逻辑的写法,都逃不过肖先生的眼睛。他会在纸上一个一个地仔细标注。”2021级研究生周凯说。

“法律人一定要有规则意识,要严谨细致。”萧庚经常告诫学生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上课不仅在教室,在乡镇也有。从1999年开始,肖北庚带领师生开展普法活动。迄今为止,他已经走遍了该省近100个乡镇,开展了近500场活动。可以说,“教”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人生中。

用创新思维解决法学教育难题。

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卓越法律人才班,秉承“小规模、精英化、基础化、创新化、特色化”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行导师制,以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为主,广泛开设项目式课程、研讨式课程和理论研究技能课程。

自卓越法律人才班成立以来,肖北庚一直是导师,从未间断。“肖老师多次向我们强调,一定要扎实学习专业课,特别是要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2020级学生李玉婷告诉记者,每两周,肖北庚都会组织一次读书会,同学们会在会上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专著和论文,肖北庚会进行点评和总结。

“‘学习’这个词对于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学’。懂得学习就是寻找标准答案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更重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分析、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耿说道。

近年来,法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10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篇;在本科生中广泛推广“三阶段、六步骤参与式实践教学法”,确保法学学生参与体验式实践;《法律谈判虚拟仿真实验》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级课程,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德法双修的优秀法律人才“胡适模式”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萧庚曾在《一盏煤油灯照亮了我走出家乡的路》一文中回忆自己的求学之路。对他来说,“读书”是自然而然的事,是生活的一部分,“教书”也是?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