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 简介(陈小鹏简介)

原文:金泰环全球人

据新华社电 *** 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布:中国 *** 是一名优秀的 *** 员,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 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国务院总理、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 同志,因病于2019年7月22日23时11分在京逝世,享年91岁。

2014年, *** 自己写的自传《 *** 回忆录(1928-1983)》出版,48万多字。它不仅详细描述了 *** 55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还透露了许多家庭生活的细节。

当年7月,《环球人物》在第256期上发表了一篇关于 *** 封面文章。以下是摘录:

父母是富裕家庭的革命者。

说到家庭,对 *** 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的父母。在他的记忆中,父母虽然出身富裕家庭,但都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父亲甚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爷爷叫李天祁,我奶奶叫何生喜。我从未见过他们。我们家是当地比较富裕的家庭,爷爷是商人。据说祖上是从湖北麻城县(指四川宜宾清福县,今高县)移民过来的。

我的父亲李硕勋出生于1903年2月23日。他在家里排行第三,有大哥和二哥,大哥做生意,二哥在当地教书,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在宜宾和成都求学期间,李硕勋参加学生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从事革命活动。1922年底,因为被军阀通缉,他转到北京读书,后又去了上海大学。1925年,李硕勋在杭州遇到了准备申请上海大学的赵。1926年8月,他们成为终身伴侣。

1926年8月, *** 的父母李硕勋和赵俊涛在上海结婚。

 *** 简介(陈小鹏简介)  第1张

我母亲1903年1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酉阳县龙潭镇。她原名叫赵,后改名为。我爷爷叫赵,我奶奶叫陆。爷爷擅长管理,生意越做越大,赚了很多钱。他们有九个孩子,五男四女,我妈排行第九。

1926年,李硕勋夫妇被中央 *** 派往武汉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后,他到上海向党中央请示,被留在上海为党做地下工作。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和赵俊涛的长子 *** 出生了。

1928年10月20日,我出生在上海法租界李明德15号。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在浙江省党的白区工作,不能陪母亲照顾。半年后,1929年3月,父亲被中央 *** 调走,回到上海。这个时候我快半岁了,爸爸看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很开心。他问妈妈:“你给他起名字了吗?”妈妈说:“还没有,等你来接。”他似乎胸有成竹地说:“如果他是我们李家的‘袁’辈,就叫他李吧。”我妈不假思索地念出了白居易的一首诗《于和》,里面有两行:“万籁俱寂春意盎然,万壑青青。”父亲说:“‘香’是草木茂盛的意思,说明我们家又多了一个革命后代。希望他能像茂盛的植被一样,永远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土地上。”

1929年春,李硕勋回到上海,参加江苏省委领导,被任命为红七军政治委员,接替原政治委员 *** 。

就在他到达香港准备转机去贺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中央的电报。原来, *** 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中央任命我父亲为广东省委军委书记。CMC办公室当时位于香港九龙。不久,经组织批准,我妈带我去了香港,见了我爸,一家人团聚很开心。

短暂的团聚后,根据工作需要和省委指示,父亲只身前往海南岛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不幸的是,他一上岸就被 *** 特务逮捕了。原因有二:一是叛徒出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是四川人,不懂当地方言,在海南也没有关系,很容易暴露。

我父亲被捕后,在监狱里被敌人拷打。后来据一个被解救出狱的同志说,敌人把我父亲折磨得很惨,两条腿都断了。他的身份暴露了。为了保护党组织和同志的安全,他始终咬紧牙关,只承认自己是 *** 员,没有做过任何背叛党和同志的事。

在狱中,李硕勋觉得自己被打倒了,写了一封遗书,请狱中同情 *** 的人带到香港。直到1931年9月他去世,这封遗书才交给赵俊涛:

“陶:于再琼已经招供了,我怕很快就要作出判决了,于很快就要和你告别了。在前线和后方,每天都有许多人死去,我就是其中之一。死后不要为我悲伤,希望养育我的儿子。你要想办法寄回家,你要努力自力更生。死后,尸体总会被收集。千万不要来,你会被说上千遍。9月14日”

当时,已怀孕四个多月,所以她必须带李回上海。在上海,她生了一个女儿,名叫李(后改名为李琼)。1932年秋,赵俊涛带着一双儿女从上海回到重庆。在宜宾老家短暂停留后,他去了成都。

在成都,我们住在我二叔家。我二叔家在西玉街113号。后来成为四川地下党川康特委的重要秘密活动点和联络点。

我妈自尊心很强。她跟我二叔二姨说:我不能天天呆在家里,我得出去找份工作,挣点钱支持孩子上学,补贴日常开销。就这样,母亲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教书。

我在1935年秋天开始上小学。我的母校是四川省实验小学,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1939年,赵俊涛被调到重庆一所幼儿园工作。

当时,重庆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会长是,会员有邓等女名人。同时成立了几所战时育婴堂,我母亲由邓推荐担任战时育婴堂直属第三医院院长,直属邓领导。她在那里工作了6年零8个月,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她收留了8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使他们免于死亡,并给他们良好的教育。

我母亲也接受了党的任务,承担了秘密工作,在第三育婴院发展了党组织,建立了党的特别支部。

离开母亲后,李随邓到成都,后被送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1940年秋天开学后不久,他被告知要去延安。

1941年2月,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几经周折终于到达延安。途中, *** 南方局团委书记蒋南翔帮李远征改名为 *** 。这个名字,他一直沿用至今。

离开延安后, *** 去张家口工业学院学习。1946年7月毕业后,他希望尽快去工作锻炼,选择了电气行业。1948年9月, *** 去苏联学习。他听取了任关于“他应该学习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的意见,选择了莫斯科动力学院的水电专业继续深造。

我到苏联后,听说母亲已经不再是东北保育委员会主任,也不愿意在妇联工作,而是愿意从事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经蔡母亲(蔡畅,编者注)同意,到哈尔滨四中任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俊涛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在中南教育部工作时,她创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后来又创办了天津南开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到北京后,参加了北京化工学院的创建工作,1985年冬病逝于北京。

几位长辈都是革命干部。

除了他的父母, *** 的其他几位长辈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的二叔赵,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又加入了刘的军队,川军。他是一名中层官员。我舅舅和老婆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我表哥赵凌源(后改名赵石英)。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察冀工作,全国解放后在天津工作,后来调到北京,在国家科委工作。他是局级干部。“ *** ”期间,他受到打击,吃了很多苦。 *** 后,组织安排他成立专利事务所并担任负责人,待遇为副部级。可以说他是中国专利事业的开创者。

我三叔赵世炯信奉读书救国。从北京某交通通信学校毕业后,进入邮电机关工作。他特别照顾我们全家,特别是我的五叔赵世炎、我的母亲和我的三姨赵世兰,在整个革命斗争中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援助。解放后,邓专门给赵世炯写了一封信,称他为“三哥”,并请他从杭州到北京邮电部工作。

我的五叔赵世炎早在1920年就去了法国勤工俭学,并与周恩来一起建立了中国 *** 在法国的早期组织和中国青年 *** 在欧洲的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参加并领导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在蒋介石于4月12日发动反革命 *** 后被杀害。当时他是 *** 中央委员,江苏省委代理书记。

*** 的三姑赵世兰是党内几位著名的姐姐之一。由于她年龄较大,一些老同志如邓、蔡畅、刘等都称她为“大姐”。

1919年随家人从酉阳迁居北京,后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一九二五年,她参加了反对校长赵的斗争。

三姑是 *** 五大、 *** 代表,全国妇联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在燃料工业部担任人事处处长。后来燃料工业部一分为三,成立了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姑姑担任煤炭部党组书记。

第三,我姑姑为人正直,为人正直。她在煤炭部干部包括知识分子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她也成了反抗斗争的对象。

1969年1月8日,赵世兰冤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 *** 。

*** 的五叔赵世炎和三婶赵世兰。

不是“周伯伯的干儿子”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 *** 从小就与 *** 、周恩来、邓、陈云等革命先辈有着诸多交往。

*** 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1940年的秋天。当时他在育才学校读书,接到通知要去延安,于是和母亲赶到重庆,来到曾家堰50号周公馆。和其他烈士子女一样,他亲切地称夫妇为“周叔叔”、“邓妈妈”。

周叔叔见到我很高兴,对邓妈妈说,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越长越像硕勋。邓的母亲说,我觉得它更像。大家都笑了。

有一天,周伯伯问我:你在育才学校学什么课?我在社会科学部分说过。他听完之后,随手从桌上拿了一张《新华日报》,让我再看一遍社论。我读得很流利。他说:你能告诉我这篇社论的要点吗?我马上根据自己的归纳做了几点评论,都比较中肯。他听了之后,给了我很大的好评。于是这个故事在曾流传,说育才学校有个孩子,从小就能背诵马列主义。当然是误传。

到达延安后, *** 与周恩来和邓有了更多的交往。有两件事使周恩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有一次我去了周恩来的家。我看到一本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就拿起来看,然后放在书架上。没想到,当我第二次见到周恩来时,他问我:你拿了那本书吗?我说,不,我没拿。看我委屈的样子,他也不会再说什么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去了周恩来的家。他告诉我:我找到了那本书,我为你感到难过。停了一会儿,他又说,但我还是得批评你。你没有把书放回原处,所以我一时找不到。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恩来做事严谨有序,一丝不苟的风格影响了我的一生。

第二件事是,当我再次去周恩来的地方时,我总是看到他接待来访的客人,好像他是一个外国人。当时延安的审判活动还没有结束。周恩来非常熟悉党内的情况,许多同志都和他一起工作过或接触过。这些同志是嫌疑犯,正在接受审查。每次看到他接待来访的同志,总是那么热情。首先,他请他们坐下,仔细听他们的问题,用他受伤的右臂做笔记,然后,尽他所知,向来访者或其他地方来的人解释情况。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解放了许多怀疑对象, *** 了许多冤假错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或许是因为两人交往密切,外界一度传言是和邓的养子。 *** 在他的回忆录中对此做出了回应。

周总理、邓妈妈和我的关系是老同志和烈士后代的关系。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周总理和邓的母亲关心烈士子女的不止我一个。他们也关心其他同志的孩子。

邓和(后排右)在延安窑洞前合影。

松花江上的一见钟情

李还详细回忆了他与妻子的相识和爱情。

我在松花江畔的东关饭店见到了朱琳同志。1957年元旦晚上,按照惯例,吉林市 *** 邀请苏联专家和有关厂矿领导与吉林市委、市 *** 领导举行联欢会。

作为丰满发电厂的领导, *** 参加了联欢会,并在会上认识了朱琳。当时她的名字叫朱,在102厂的专家翻译室工作。联欢会开始后,时任市长张文海发表讲话,他请朱晓翻译。

这时,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孩从第二排走了出来,穿着一套紫红色的女式西装,梳着两条辫子,大眼睛明亮而自信,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根据张文海发言的意思,朱把一些难懂的古语翻译成了更通俗易懂的话。坐在前排的苏联老专家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她成功地应付了这一场面。我懂俄语,在苏联留学这么久,知道她的翻译是意译。她的俄语发音很好,翻译出来的语言也比较正确。

这个漂亮的女孩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时候我虚岁29岁。之前虽然有选择女朋友的机会,但是不太喜欢,所以一直单身。那天晚上,我第一眼看到她就对她一见钟情。

晚宴上, *** 碰巧和朱琳坐在一起。后来,在舞会上,他总是看着朱琳,发现她的舞姿优美动人。

我鼓足勇气走到她面前说:“我可以请你跳舞吗?”她看着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这样我们就有了第一支舞。我灵机一动,用俄语和她交谈,并宣布了我的名字。

我认识其他的舞伴,但我对和别人跳舞没有任何兴趣,只是想着如何再和朱跳舞。几首曲子又过去了,她恰好停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又勇敢地上去说:“我可以请你再跳一曲吗?”她看着我,微微点头。这一次,她似乎比上一次更热情一些。这次是华尔兹,我们配合得很好。

第二支舞中,两人用俄语互相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但话还没说完,舞曲就结束了。离开时, *** 匆匆赶到礼堂门口,当着苏联专家的面和朱琳握手,然后和他见过的几位苏联专家告别。

后来我听到她在车上对一个女翻译说:“ *** 怎么这么没礼貌,先过来和我握手,然后和苏联专家握手?”女同志笑着对她说:“他对你有意思,你小心点。”

专家为媒体主持了婚礼

第一次见面后,李得知与一位苏联专家共事,从厂部专家翻译室调到专家招待所,便通过这位专家与取得了联系。

在第八个节日前夕,苏联专家结束了他丰富的工作,回到了吉林。我请他把的一封信带给朱。信很简单:“3月8日快乐。”随信我带了两件小礼物:一件是上海产的幸福牌钢笔,在当时是比较好的一支;另一个是纪念奖章,是我在苏联时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一个朋友送给我的。

三周后,专家告诉李,虽然没有回复,但她接受了礼物。 *** 高兴极了,他决定主动去拜访朱琳。

一天晚上,我乘吉普车去吉林市江北专家招待所看望朱。见到她时,专家招待所的干部都下班了。朱的办公室不大,但却布置得整整齐齐,简单大方。她让我坐下,问我吃了没有。我说没有,她说:“我今天值日。我会叫餐厅送餐的。”匆匆吃完饭后,我们面对面坐下来,互相介绍了自己。

通过这次见面,我们确定我们可以成为朋友,我们都有一段恋情。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很好,看到她介绍自己的举止和言语都很得体。尤其是给我端上晚餐的时候,她就坐在旁边看着。她没有参加,而是让餐厅的工作人员接待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快,两人又有了相处的机会。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 *** 受中央派遣率团出席竣工仪式。 *** 请 *** 陪同,朱琳也随代表团出席了庆祝活动。

那天下午她来找我。那时候我已经从最初住的临街的旅社搬到了丰满旅社。我带她去我房间聊了聊,这一聊就更深入了。

朱详细介绍了她的家庭情况后,我也详细地告诉了她我的家庭情况。通过这次谈话,我们基本确定了恋爱关系。我问能不能去我妈家见见她。于是,1958年春节,我和她一起去北京见母亲。见到朱后,妈妈非常满意,非常爱她。

这次会面后,李独自回到丰满,离开和他的母亲住了一个多月。他们经常在床上聊天,赵俊涛经常给朱琳讲革命故事和政治形势。1958年7月10日上午, *** 和朱琳登记结婚。

1958年7月10日, *** 和朱琳在北京结婚。

吃饭的时候,母亲出面,在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包了两桌酒席,主要邀请赵在北京的亲友参加。我记得除了我母亲和姐姐李琼,还有我三舅妈、李、我三舅父赵世炯、我三舅妈、我表姐赵石英和我五舅妈夏,她是我五舅父赵世炎烈士的妻子。赵世炎的儿子赵世阁和贾远也参加了。大家拍了两张桌子,向我们表示亲切的祝贺。

结婚后,我们的关系很好。我出差的时候,几乎每两三天就给她写一封信,告诉她我的到达,风土人情,景点。她也经常给我回信。只要预定我某一天到达哪个城市,她都提前把信写好,寄出去,保证我到达目的地能按时收到。那段时间,我们两地有几十封书信往来。

李出事了。

朱琳和 *** 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长子李继承父业,学习电力。他现任交通部长。

1984年10月2日, *** 在北京百万庄与岳父朱继勋(前排中)及家人合影。前排是朱琳;从左起,他们是李、和李。

在书中, *** 回忆了他长子出生的细节——

1959年初,朱琳出现了严重的妊娠反应。她反复呕吐,连食物都闻不到味道。一开始我们也不确定,去医院检查后确定怀孕了。当消息传到我在北京的母亲那里时,她高兴极了。因为她期待已久的孙子就要出生了。

1959年5月,在母亲的不断催促下,我将朱琳送到北京和母亲一起待产。我妈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她,让她很开心,很健康。

但是还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九五九年五月底的一天,陪着母亲乘五路公共汽车去看望我的五姨太夏。当朱琳和他的母亲在公共汽车上互相让座时,汽车突然刹车。朱琳冲上前去蹲下,却发现自己在流血。母亲急忙送朱琳去协和医院做流产。一周后,妈妈带朱琳去了协和医院。在听了朱琳的主诉后,医生检查后发现情况严重,于是朱琳立即被送入重症病房。医生责怪母亲的疏忽,严肃地对她说:“孕妇羊水破了,大人小孩都有危险。他们必须呆在床上!”朱琳一进协和医院妇科,就被隔离在单间里。不允许他下床,他的鞋子也被拿走。

过了两天,还是没有消息。母亲非常着急,于是她打电话给邓同志寻求帮助。邓同志立即联系当时国内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医生,到协和医院妇产科会诊。当天,确诊一个多小时后,她瞒着问母亲(指林,编者注)“孕妇情况很不好,羊水破了。你是在保护一个大人还是一个孩子?”母亲想都没想就说:“大人要,小孩要。”面对母亲急迫而诚恳的态度,林乔治医生说:“好吧,我尽力而为。”

两天后,朱琳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6月7日周日,我妈一大早就在产房的候诊室前,默默祝福。我的大儿子小鹏出生了。他出生时体重不足5公斤。他正准备把它放进保温箱。医生看宝宝身体状况还可以,就没进保温箱。朱琳和小鹏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妈妈从十几里外的北京化工学院赶到协和医院看望和照顾她。在医院观察情况基本正常后,朱琳父子出院,回到了我母亲的住处——猫儿胡同。

当那时还很胖的 *** 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既为儿子的出生感到高兴,又为朱琳的健康担忧。他只能通过长途电话询问他们母子的情况。1959年11月,朱琳带着儿子回到丰满, *** 在车站迎接他们。看到李白白胖胖,他高兴极了。

我一直住在丰满的一个招待所里。房间虽然很大,但是只有一个房间。保姆和我们孩子住在一起不方便。于是我想了一个笨办法,用三个柜子把房间隔开,留一个通道。但这种做法也是自欺欺人。当小鹏在夜里哭泣时,我们会被吵醒。过了一会儿,招待所腾出了一个小房间,保姆带着小鹏住了进去。

我们仍然要克服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例如,招待所里没有做饭的地方。还好我们可以点牛奶,也有开水。如果母乳不够,我们会用开水煨一下,然后喂给小鹏。没有客房浴室,小鹏洗澡成了一个问题。我们买了一个大土盆给小鹏洗澡。小鹏的吃、住、洗问题解决了,但我和朱琳还遇到了吃饭的困难。我们白天上班,早饭和午饭都可以在单位食堂吃,所以晚上得带点饭回来,在酒精炉里热着吃。

李晓林出生在儿童节。

*** 的独生女李晓林出生于1961年。她在清华大学学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她曾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她现在是一带一路总商会名誉主席和丝绸之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席。

朱琳怀上这个女儿后, *** 被任命为东北电力局副总工程师兼调度处处长。一家人住在东北电力管理局宿舍。房子是两居室,使用面积34平米。它很新,有木地板。 *** 和他的妻子非常满意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

1961年,小林快出生的时候,我们把小鹏送到北京,让他奶奶抚养。临行前,朱琳特意为小鹏做了三鲜馄饨。我们看着小鹏吃得津津有味,又要了一碗又一碗。想到儿子要去北京,朱琳心里有点酸酸的。

1961年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我一直在产房的过道里等着,焦急地等待着宝宝的出生。中午12点左右,我听到产房里有婴儿的哭声。看到母女平安,我就放心了,急忙去参加东北电力管理局召开的生产调度会。

李晓林出生后, *** 和朱琳没有直接叫对方的名字。称为“大林”,与女儿相区别;称为“大鹏”,与儿子李相区别。这个学期一直延续到今天。

小林出生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但也给我们的家庭增加了很多负担,因为这是三年来最困难的时候。因为母乳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林一直坚持自己喂养,小琳母乳喂养也有一年多了。当时大林营养不良,她给小林喂奶,影响了她产后恢复。

那时候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作为高级技师,国家给了我一些优待,所以我的生活条件比普通工人要好。小林出生后,对营养品的需求增加了,对食物的需求也增加了。我骑着自行车去了郊区的市场,买了一些蔬菜、鸡蛋、小米等副食,补充大林的营养。后来经局里同意,我订了一瓶牛奶,晚上给小林喝。

从左至右是的长子李,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儿子李。

我犹豫着要不要李。

的小儿子李出生于1963年。他的到来让 *** 和他的妻子大吃一惊。

当时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大林身体也很好,所以犹豫要不要这个孩子。后来,大林去铁路医院做了妇科检查。妇科巴主任检查后说:“根据我长期的临床经验,你怀的孩子可能是个男孩。另外,根据我的经验,坐月子的病应该在坐月子里养,坐月子的女人的病可以在下次坐月子的时候治好。”就这样,我们决定生第三个孩子。现在,最小的儿子李听到我们谈起这段历史时,非常“生气”,说:“谁说要消灭老三了?”

大林在怀孕期间肚子很大。医生发现好像有两颗胎心在跳动,可能是双胞胎。为了提前准备好宝宝出生的衣服和用具,我们决定去医院做x光检查,确定是不是双胞胎。那天阳光明媚空千里。我陪大林去医院拍x光。结果仪器显示只有一个胎儿,不是双胞胎。

1963年9月6日,我们的第三个孩子在沈阳铁路医院出生。正如医生所料,是个男孩。他出生时有8磅重,又白又胖,非常可爱。我们打算先给他起名叫小陶。八一起义时父亲叫,母亲叫,所以想给孩子起个“道”字。后来我问我妈的意见,她不同意,认为这个词是犯罪。她说:这个孩子长大了,要继承爷爷的事业,去当兵。让我们叫他李吧。说来也巧,1979年,李参了军,成了一名小战士,并在部队接受了训练。

有了三个孩子,这个小家庭很温馨。2008年7月10日, *** 和朱琳在北京的住所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活动,纪念他们结婚50周年。

50年说来话长。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互相激励,互相帮助。50年来,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很多人,包括我的同事和外国朋友,都称赞我们是模范夫妻。找到这样的终身伴侣,我觉得很幸福。

*** 、朱琳和他们的三个孩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