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正文

淘宝网聚划算团购(淘宝网的聚划算怎么没有了)

编辑| Paul Yu Pin

制作人|齐超。com“参见专栏”

回顾刚刚结束的99聚划算节,从9月初开始,聚划算节就通过各种组合拳营销手法造势,声势之大不亚于淘宝双12。

聚划算之所以花大力气再做一个节日,相信是因为随着拼多多等社交电商平台的凶猛崛起,聚划算逐渐落后,甚至一度成为社交电商崛起下的背景板。

阿里姗姗来迟地意识到了下沉市场对于未来高速增长的重要性,但此时的江湖已经不是一个性价比的世界。所以聚划算作为淘宝天猫最重要的营销阵地,被重新委以重任,进入下沉市场,吸引新客户,扩大存量。

从数百亿补贴的出台可以看出,“打不过就加入”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但在与拼多多等其他社交电商的争斗过程中,聚划算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航向。

夺回失去的阵地,性价比高。

聚划算于2010年3月上线,至今已走过近十年。在发展初期,聚划算依靠的是淘宝流量的核心入口,以及首创的高性价比的团加盟模式。在电商1.0时代疯狂收割市场,收获了超过1000亿的销售额,坐上了国内团购网站的第一把交椅。

前期的快速扩张让巨化风光无限,2000亿GMV的成绩确实可圈可点,但这种赢球的姿态只维持了几年。因为当时阿里和JD.COM互斗,阿里在聚划算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于是想到了乘胜追击,把聚划算打造成“消费升级”板块,全面针对JD.COM打压,意图掠夺京东。通过质量更好的商品来扩大市场份额。

在这一步战略下,聚划算也失去了原来的性价比和“群殴”的特色定位。在随后的“千团大战”的艰难时刻,性价比在价格上失去了竞争力,面对众多的团购网站,消费者被成功“拒之门外”。因此,用户不断减少和流失的聚划算在阿里淘生态中失宠,并于2016年并入天猫。

就在阿里淘生态开始专注于“消费升级”的时候,社交电商急于逐步占领广阔的下沉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拼多多。

随着过去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的放缓,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和营收都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垂直面对下沉市场的最佳时机已经丧失。

从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来看,包括支付业务、吃喝玩乐、软硬件、企业服务、海外业务等等。资料显示,阿里巴巴70%的营收结构来自天猫、淘宝、盒马等成熟的自营业务。2020年自营业务增速被JD.COM和拼多多挤压,同比增速下降,净增长仅为3%。

淘宝网聚划算团购(淘宝网的聚划算怎么没有了)  第1张

Q2 2022年,阿里营业收入达2055.5亿元,同比下降0.1%,为2012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期净利润226.6亿元,同比几乎减半。

这是因为阿里淘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被拼多多抢走;对品质和售后质量要求更高的消费者更倾向于JD.COM;在如今直播火热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用户被以Tik Tok、快啊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瓜分。

具体来说,淘电商的收入占阿里集团总收入的近70%,是公司最重要的现金流业务。如今淘宝整体用户规模已经超过10亿,没有进一步空的空间。

这使得阿里不得不承受更重的业绩应收压力。2021年ROE为6.54%,同比下降62.8%,为历年最大降幅。2022年一季度继续下跌,与行业平均水平的距离缩小。

当用户规模达到顶峰时,淘客的盈利能力下降。换句话说,规模竞争转向存量竞争,阿里不得不重新审视聚划算的战略地位。

为了重新定义聚划算,阿里的数字运营、服装运营等团队都聚在一起做了聚划算,将聚划算的“日卖”和“淘买”合并到大聚的聚划算事业部。

从拼多多的成功中,阿里终于认识到,价格永远是年轻人最敏感的武器,他们在购物时更注重性价比,于是他利用几十亿的补贴来制造低价。从2019年底开始,正式启动100亿补贴计划,实现福利常态化。

同时,拼多多的补贴范围正从补贴较高的家电数码品类逐步向生活用品倾斜,SKU已扩大至5万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拼多多也在“消费升级”的道路上倒下了。

再打方向盘还是划算的。能顺利反击吗?暂且不要忘了,就像聚划算一样,也有大量的淘商对聚划算有着深深的眷恋。

性价比商家的流量和成本困境

对于淘宝和天猫上的大量商家来说,最底层的中小商家用性价比商家参与活动的筛选是非常尴尬的。如果不符合高性价比的活动报价规则,他们就享受不到流量分配。如果他们硬着头皮参加活动,低利润的负担也可能难以承受。

所以,一方面,商家为了不错过聚划算这个有利的营销平台,为了提高门店的认可率,一次又一次的压商品价格。也就是说,一些商店为了得到一笔好交易,提供了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的价格。所以只能在库存、活动时长、人数等方面做些事情。

没有实际的折扣,聚划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会消失。各种虚假的优惠套路,劝阻了一批本来对性价比很有热情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聚划算已经成为天猫、淘宝店铺不可或缺的流量渠道,以至于很多运营者将聚划算引流作为常规运营模式。一些店铺性价比活动的正规化,也增加了店铺的运营成本。

目前就聚划算而言,其运营本质不应脱离帮助商家落实业务。用价格战突破市场只是必要的竞争手段,为更多商家带来更多流量才是聚划算的最终目的。

淘宝网聚划算团购(淘宝网的聚划算怎么没有了)  第2张

现在,阿里也在发力聚拢,希望东山再起。阿里已经意识到商家在高流量成本的压力下萎靡不振。

从1998年开始,商家的成本负担陆续降低,取消了“价格保险”、“参与保险”等收费项目。一些常用的付费商家营销工具已经逐渐改为免费使用,但是对于需要烧钱的流量费用来说,这些收费项目只是零头,只起到了杯水车薪的作用。

虽然聚划算在淘宝生态中的定位是营销平台,但其实它的作用和淘宝的主推广渠道——直通车非常相似,即两者都是为推广转型而生。淘宝流量成本高的现状并非“一日之寒”,简单粗暴的降费、降低开店门槛很难解决。

而持续低迷数年的聚划算,依靠商家的资源很难抢占下沉市场。如今,下沉市场已经被各大社交电商平台疯狂占领,再加上缺乏社交流量池加持。未来能不能让品牌、用户、单量规模化、稳定下来都是问题,更别说抢占竞争对手已经形成规模的市场了。

目前商家数量太多,使得任何营销渠道都严重介入。同样的商品在拼多多的价格普遍低于淘宝和天猫,这已经成为常态。

面对品多多,聚划算只能在平台保障和售后能力上取胜,但这些软实力在品多多也在增加。拼多多可能不在乎拼多多的性价比攻击。

其实聚在一起参加活动的店铺同质化非常严重。这就导致商家在不得不打的内战中各种小动作。

不少消费者吐槽,高性价比商品拍照后,商家迟迟不发货,还有消费者表示遭遇虚假发货。对此,商家通常会不断搪塞消费者,目的是消耗消费者的耐心,主动退款。本质上是对流量的渴求,是高成本运营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目前拼多多的数百亿补贴远未停止,紧盯前者的性价比和数百亿补贴势必战线拉长。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下沉市场争夺战下,一些商家在聚划算活动上的种种陋习也必须得到解决。虚假促销只会把用户推向竞争对手。

所以在整体增速放缓的时候,不能只盯着头部业务,要用流量来大量扶持中腰业务,尤其是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品牌。

标签

虽然因为下沉市场的重新归位,淘宝的用户和流量开始高速增长,但这些流量中有多少可以分流到聚划算,还是一个需要时间验证的问题。电商竞争从来不是一城一池和短期爆发力的问题,而是耐力的问题,是能否在更长的周期内迭代成更有竞争力的组织。

综合来看,要实现“有质量的增长”,需要兼顾商家和用户双方的利益,这不仅是一个意愿问题,更是一个能力问题。有了整个阿里的支持,有了阿里经济的整体实力,相信聚划算的下沉之路不会那么艰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