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文|开封

过去10年的增长之王是谁?

01

谁是发展最快的省份?

近日,多个省市举行了以“中国十年”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

10年来,国民经济突飞猛进,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位居前列。

10年来,区域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哪些省市发展最快呢?你落在哪里了?

由于2022年仍在进行中,我们对比2011年至2021年内地31个省份的GDP增速: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1张

可以看出,近10年名义增长最快的5个省份:

贵州(248.8%)、 *** (240.2%)、云南(185.1%)、重庆(174.5%)和福建(172.4%)。

除了福建,其他四个省市都在西部省份。

相比较而言,名义增长率最慢的五个省份:

天津(93.5%)、河北(88.9%)、吉林(71.1%)、辽宁(68.7%)和黑龙江(49.8%)。

这几个省份都位于北方,东北三省都在列,也是仅有的五个经济没有翻番的省份。

如果以全国134.4%的平均增速为基准,近半数省份未能跑赢大盘,其中不乏经济大省。

其中,广东、江苏10年经济增长与大盘基本持平,浙江、河南、山东跑输大盘。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2张

经济大省由于基数大,自然不会像欠发达省份增长那么快。

这些省份关系到经济市场、金融市场、就业市场的稳定,需要保持正常增长。一旦出现放缓,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而是整个国家。

02

排名上升最快的省份是谁?

经济第二的时候谁进步最快?

从经济排名来看,哪些省市经济排名上升最快?哪些省市已经落后了?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3张

简单来说,10年来,贵州进步最快,经济地位从倒数第五提升到第22,连续4次上升。

贵州之外,福建、安徽、重庆、云南均上升3位,福建得以跻身经济大省前10。

相比之下,经济排名下滑最大的是河北,从第6位跌至第12位,也是唯一跌出经济大省前10名的地方。

这个以钢铁为主要支柱产业的经济大省,苦于产能周期、环保限能、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等因素。(看唐山,怎么了?》)

河北之后,黑龙江下降5位,辽宁下降4位,山西下降3位。

以一煤为主的山西作为中国第一煤炭大省,多年来受到煤炭经济下行的制约,经济增速持续落后于全国。一度被贵州赶超,跌出20位。

然而,2020年以来,在全球放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山西成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最大受益者。2021年超越贵州,重返前20。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4张

当然,随着全球加息浪潮席卷而来,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能否持续成为新的问题。如何在山西找到继煤炭之后新的增长支柱成为关键。

03

西南,全面赶超东北?

赶超东北和西南是近10年来区域经济最大的变化。

赶超东北,不仅是经济增速的全面“碾压”,更是经济总量的全面“碾压”,东北逐渐失去了领先优势。

改革开放前,东北是全国工业重镇,西南则是作为“三线地区”存在。

20世纪60年代,借助三线建设,从东北到西南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扶持了大量的工业企业、机械设备乃至人才资金,奠定了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

东北对西南经济的带动作用一直保持到2008年左右。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5张

虽然西南很多省份早已超过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但辽宁作为东北第一大省,多年来一直位居前10名,经济实力与东南沿海省份不相上下。

2007年,四川GDP首次超过辽宁。15年间,四川成为第六大省,GDP是辽宁的两倍。

2021年,重庆GDP首次超过辽宁,经济总量相当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和。

1997年以前,重庆的经济总量还不如吉林省。

与此同时,云南的GDP正在逼近辽宁,广西、贵州和辽宁的差距也在缩小。

一旦辽宁经济被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赶超,“西南经济赶超东北”就不再是传说。

04

为什么西南赶超东北?

为什么西南和东北的经济发展形势是颠倒的?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东北面临着重工业衰落、人口结构失衡、人才流失等老问题。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已成为时代的问题。

另一方面,西南地区成为新一轮经济变革的受益者。大规模投资、产业转移、国内流通、西部大开发都形成了关键支撑。

第一,大投资时代带动了西部地区基建投资的扩张。

仅2010年至2017年,重庆固定资产投资近10万亿元,投资一直是拉动GDP的利器。

然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西部人口众多、能源优势突出的劳动力大省成为最大的承接者,比如川渝的电子信息产业、贵州的大数据产业。

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得到了诸多政策加持。

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国内流通到成渝双城经济圈,西南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仅仅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就让很多东中部省份羡慕不已。

在西方,受鼓励的行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而正常税率是25%。这项政策将持续到2030年。

西南能否全面超越东北,东北新一轮振兴措施能否取得超预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05

福建和安徽:低调的增长冠军

不仅在西部,在东部和中部,每一个都有一颗成长之星。

10年间,位于东海岸的福建悄然完成了晋升经济大省10强的目标,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一起成为经济大省之一。(见《天下财富一半在东南!!东南五省,有多重要?》)

中部的安徽省用了10年时间才摆脱了“小而透明”省份的嘲讽。安徽省会合肥凭借“最佳创投城市”成为网络名人中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福建和安徽为什么崛起?

这背后,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政策优势。

福建的地理环境自然有限,八山一水一田的格局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但长期地处海防一线,经济发展一度让位于国防,福建经济长期跑输全国市场。

但近年来,福建得到了一系列政策加持,形成了“多区叠加”的优势。

从与对岸相望的福建独具特色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到2014年与广东共同获批的第二批自贸区,再到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设立...

不仅如此,福建还成为“城际高铁”第一省。一旦未来京台高铁开工,福建的发展将如虎添翼。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6张

相比之下,安徽借助政策优势,彻底改变了生活在内陆的尴尬局面。

这是双向的。安徽先纳入中部崛起,再集体加入长三角城市群,一左一右,兼顾两大国家战略。

广东逆转浙江(浙江vs广东)  第7张

二是“八纵八横”高铁网,改变了合肥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尴尬地位,成功晋升为全国交通枢纽。

到2021年,安徽高铁运营里程将超过2400公里,仅低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见《中国“M”字形高铁第一省的诞生》)

当然,除了政策,核心还是产业。福建、安徽培育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主导产业。

福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纺织、鞋服、新材料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拥有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安踏、永辉超市等一系列知名企业。

安徽培育了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一代新兴产业。走过十年,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可见,政策是关键,但只有把政策给到最合适的地方,才能真正事半功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