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天下足球托蒂(天下足球托蒂退役结尾曲)

www.ecosports.cn体育生态圈

文/王梦如

编辑/尹浩楠

“我可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没见过足球的编辑。刚加入央视的时候,刘佳对这个刚刚开播两年的栏目一无所知。

2002年,刘佳结束了在英国为期三年的留学生活,回到北京。承载着无数英国留学生回忆,每个周末拉着刘佳往返于多个球场的维珍列车,也离开了刘佳的生活。当我从英国回来的时候,刘佳想我一定要尽快回来看看。

令他惊讶的是,多年后他回到英格兰的原因依然是足球。而这份CCTV5的工作,作为刘佳的第一份正式全职,已经做了将近20年。

在央视附近的恩飞科技大厦九楼925A的办公室里,曾经有这样一张靠近角落的电脑桌。

桌子一侧的玻璃墙上,贴着维耶里、巴乔、托蒂等意大利球员的海报。在墙的另一边,贴着曼联国王坎通纳和贝克汉姆的英格兰球衣海报。左下角有一张曼联一线队的全家福。

“这张桌子是我和刘佳共用的。我比他早来一个月,世界杯刚结束。刚来的时候用意大利球员占了一半。他来的时候补充了一些曼联球员。与刘佳同年来到《世界足球》制作组的朱晓渔,对第一次来央视的经历记忆犹新。

朱晓渔口中的书桌

2002年,堆满比赛磁带的电脑桌和贴满海报的玻璃墙见证了刘佳在天足的最初时光。如今,近20年过去了,他依然在幕后为《世界足球》大放异彩,身份也从当初的实习生变成了《世界足球》的主编和元老。

可能不是所有中国球迷都知道刘佳这个名字,但他策划、剪辑、配音了《亨利:谁在前线》、《贝克汉姆:贝英》、《弗格森的红色帝国》、《吉格斯:真正的红魔鬼》、《圣卡西》等经典作品。

随着《世界足球》20周年,一代中国球迷的记忆开启。而刘佳是有钥匙的人。

01

在英国学习的日子

“你年轻的时候,很不幸,你和我都不再年轻了。」

-吉格斯:皇家红魔鬼14.06.02

2020年11月27日,是足球在全球转播20周年。我们在一家咖啡馆遇见了刘佳。

就在采访的前一天,他正在 *** 加班完成《迭戈·马拉多纳》特别节目的制作。一代球王的突然离世,给全世界留下了无数的震撼、遗憾和泪水。1986年世界杯,让阿根廷足球之王声名鹊起,也让刘佳正式与足球结缘。

“86年世界杯,几乎所有的场面,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反而是上两届世界杯的印象,没那么深刻。谈起儿时的足球回忆,刘佳如数家珍。

“那个年代,媒体渠道远没有现在丰富。国际足坛新闻大部分来自《体坛周报》和《足球报》,但我可以花很长时间阅读当时的任何报道,所以当时的很多足球新闻我都记得很清楚。」

1990年,曼联足总杯胜利的一个亮点在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当时,北京电视台也是中国第一家转播英国足球比赛的电视台。几年后,每周在北京电视台看英超的刘佳,渐渐被当时被称为92级的曼联黄金一代所吸引,成为了忠实的“红魔”球迷。

至今,刘佳的微博头像依然是92级的经典合影。

对于92级的刘佳来说,她社交媒体账号上的头像大多是92级的。

刘佳从不吝啬对92班的爱。除了办公室里纪念吉格斯退役的海报,我们还可以在吉格斯的专辑《天足:真正的红魔鬼》中看到很多92级的人物。当《我们小时候》的配乐响起,吉格斯、贝克汉姆、内维尔等92级的熟悉面孔也出现了。

“虽然我没有给92班拍专场,但是你可以看到很多吉格斯时期的92班。我还记得那一段结尾的话,‘你年轻的时候,很不幸,你我都不再年轻了……’”

或许是对足球的热爱,对梦剧场的向往。1999年,在红魔“三冠王”的夏天,刘佳选择了去英格兰求学,踏上了那片梦想的土地。不过有意思的是,刘佳进入利物浦大学学习足球产业管理,他所在城市的利物浦队是曼联的死敌。

“当你一步步走上老特拉福德的楼梯时,真正的红魔鬼是你的头衔。一起进去,一起出去。」

-吉格斯:皇家红魔鬼14.06.02

但因为正式课程开始前需要上语言课,刘佳留学的第一站是诺丁汉大学旁边一个叫比斯顿的小镇,那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刚到英国四天后,刘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坐上了从小城出发的火车,独自一人前往曼彻斯特,对被称为“梦幻剧场”的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进行朝圣。

比赛日,他花了近80英镑(按当时英镑最高汇率约合1328元人民币)从黄牛手中买了一张票,观看了人生中第一场曼联主场比赛。

谈起20年前英超比赛的“首秀”,刘佳似乎回想起昨天刚刚发生的一件事。

"英超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太难记了。"刘佳激动地说,“1999年10月16日,曼联VS沃特福德,那是中午12点的一个球。从第一个倒钩到最后的点球,我都清楚的记得那场比赛。最后是4-1的胜利,约克和科尔的倒刺,欧文的点球。」

“看完这场比赛,我觉得自己赚了太多钱。从黄牛手里买的80英镑的票太值钱了。比赛结束后,我必须得到贝克汉姆的签名。之后的其他比赛,甚至是现场的夺杯比赛,给我留下的印象都不如这次。」

于是,往返于曼彻斯特和诺丁汉之间的小火车成了刘佳每周乘坐的交通工具。来回开车总共要4个小时,英格兰的票价同样贵,但因为足球,他乐在其中。

“不管那时候,年轻。」

除了时不时去梦剧场看球,诺丁汉附近的德比郡、利兹、莱斯特等城市也成为了刘佳英格兰足球之旅的打卡地。

“在那个小镇的日子,现在想想其实挺好的。只是下午两点天就黑了,实在无法接受。但那段时间,刘佳也称之为“看球最疯狂的时候”和“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看有什么游戏,看你离哪里近。我去过英国的很多城市,但我现在最想念诺丁汉。」

刘佳在利物浦大学学习时

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刘佳看到了真正的足球文化。根植于英国人骨子里的足球基因,也让他对足球这项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运动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

此外,推理迷刘佳在英国还有另一个朝圣地——伦敦贝克街221B号,著名侦探小说系列中的福尔摩斯就住在这里。

“当我第一次来到贝克街221B号的时候,我童年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二楼有一盘有斑点的磁带,桌子上有未拆封的海军协定,墙上有小人跳舞的痕迹,依稀可见。在它后面是孤独的骑自行车的人,六尊拿破仑的半身像矗立在那里。驼背正拿着蓝宝石,牵着巴斯克维尔猎犬,慢慢揭开波希米亚的丑闻……”刘佳饶有兴致地回忆道。

比起足球,推理小说甚至更早进入他的生活。从6岁开始,他就开始追逐霍桑的侦探小说等侦探推理小说。用刘佳的话说,他的侦探小说知识“可能足够开一个个人论坛了”。

在诞生了许多知名侦探小说和作家的英国,推理迷们要了解的远不止贝克街。许多年以后,借着《天堂之脚》拍摄《伦敦行动》的机会,刘佳开始在夜晚从温布利驱车前往230英里外的托奇小镇。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乡,他最喜欢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东西在我的生活中和足球一样重要。”刘佳说。

2002年,刘佳结束了在英国为期三年的留学生活,回到北京。承载着无数英国留学生回忆,每个周末拉着刘佳往返于多个球场的维珍列车,也离开了刘佳的生活。

当我从英国回来的时候,刘佳想我一定要尽快回来看看。

令他惊讶的是,多年后他回到英格兰的原因依然是足球。而这份CCTV5的工作,作为刘佳的第一份正式全职,已经做了将近20年。

02

剪片子是个体力活。

“不催岁月,来了我不推;不要催岁月,你还是要去追那些已经走远的人。」

——《世界上只有一个c罗》11.02.14

“32岁的亨利坐在那里,深情地看着他,所有人都是他自己22岁的影子。很少有人知道,天足的这个经典文案,也是原作者刘嘉写的一段独白。

和亨利同年出生的刘佳,从那双眼睛里看出她22岁也是张狂。

韩日世界杯后,从利物浦留学归来的刘家岗进入央视,被分配到《足球在世界》节目组。当时央视的足球队只有两个独立的节目组,一个是足球之夜,一个是足球天下。《世界足球》甚至是当时为了满足欧洲比赛球迷的需求,从《足球之夜》的国际部分“分割”出来的一个栏目。

“我可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没见过足球的编辑。刚加入央视的时候,刘佳对这个刚刚开播两年的栏目一无所知。

学足球行业管理的刘佳,一旦投身体育行业,她遇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需要掌握视频制作的媒体岗位。留学时学到的最前沿的足球产业管理知识,暂时派不上用场。

2000年初,视频剪辑还处于传统机器操作的“技术活”阶段。所有与比赛有关的视频资料都收录在老式的大磁带里,每一盘几乎都是一块砖。

视频剪辑前,剪辑人员需要逐一找到对应的磁带,然后将所有的“板砖”搬到办公室,用剪辑机逐一处理。这种被称为“线性剪辑”的传统制作方式,是2000年以前电视节目制作行业的主流电视剪辑方式。

这些比赛磁带,就是曾经被天足人称为“最珍贵”的东西。

所以,无论是足球专业的刘佳,还是意大利职业土生土长的朱晓渔,在这份工作之前,完全是“门外汉”。

“我刚进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当我看到和那些山一样高的腰带时,我惊呆了。没别的办法,一点一点积累,慢慢学。”刘佳说。

所以,目前两个人要做搭档,从零开始学“剪片”。他们一有空空闲时间,就会在针织机上练习剪辑,比如拿一整盘游戏磁带,缩成5分钟、3分钟的短片。10大系列的盘点和新闻资讯专题是他们处理的最常见的任务,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左右。

直到2003年以后,他们才开始逐渐接触到制作绝对巨星这类人物专辑的任务。

当时《天足》视频的制作只能依靠这种叫做“剪辑机”的设备。

“咔嚓…吱…咔嚓…咔…”

“吉吉吉…吉吉…吉吉…”

针织机发出的声音总是有一种严格的电脑机械感;显示器里也有横斜纹;以及不时出现的马赛克...这些六先生的装置,勾起了刘佳对天足痛苦又快乐的工作回忆。

在刘佳看来,与这些老旧设备相辅相成的,是“找材料”的繁琐过程。

“比如绝对巨星的一个特别节目的视频内容,大概需要一两百盘磁带才能收集到所有的节目素材。但是当你找完的时候,虽然视频还没有剪辑,但是你会觉得你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基本上落地了。」

“那段时间很苦。不像现在,你想弄个素材,从网上下载就行了。”刘佳说,“但用机器和磁带剪辑时,那种机械操纵的直观感,现在用电脑视频剪辑很难找到。」

“叠一人高的胶带”曾经是每个“天足”办公桌的日常。就连隔壁两桌的同事也看不到对方。当刘佳想和朱晓渔说话的时候,她不得不向后倾斜,让对方听到。同时,她还得小心翼翼地防止胶带被撞倒。

每天拉着满满一车磁带,从央视老台斜对面的恩飞科技大厦走过复兴路,现在已经成了怀旧的旧时光。满满一车的磁带,承载着那一代电视媒体人的专属回忆。

左下角是传说中的“天足”推车,上面有胶带。

同样在天足工作、与刘佳是红魔球迷老朋友的陆轶君,也对磁带相伴的日子印象深刻。“我记得很深的一件事,比如2004年,穆里尼奥带领波尔图在欧冠淘汰曼联,然后在老特拉福德 *** 奔跑。当时我正和刘佳一起看直播,没想到他一怒之下把拉胶带的车给砸了。结果第二天就被领导抓了,好好谈了一顿。」

“工作之外,刘佳其实是个很有气质的人。难怪他能写出这么多精彩的评论。”陆轶君说。

自2006年以来,由于技术升级,中央电视台的视频编辑方法已经先进到计算机数字化。次年,《天足》著名的故事片《北影》就是这个技术过渡阶段的产物。那一年,伴随着贝克汉姆在北美告别欧洲足坛,央视的大胶带和小推车逐渐退出媒体的历史舞台。

"事实上,制作的过程比真正的电影播出更紧张. "回忆起《背影》被编出来的日子,朱晓渔的眼里充满了对那段记忆的怀念。

我们剪辑完电影《北影》之后,就等着康贤做最后的合成包装和特效。当时我和刘佳都在看。在老央视频道,整个走廊只有我们三个人。那时候我们觉得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我们的。」

除了大量的幕后剪辑和配音工作,刘佳还通过工作和出差的“便利”在现场报道过多次世界大赛:两次世界杯、两次奥运会、两次联合会杯、两次冠军杯、一次欧洲杯、一次美洲杯、一次亚洲杯……作为一名体育媒体工作者,他完成了自己报道生涯的“大满贯”。

刘佳早年在前线报比赛。

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足球对于刘佳来说,早已是一项狂热的爱好,也成为我奋斗了近半个人生的事业。

2004年欧洲杯的希腊神话,是刘佳第一次现场报道世界级大型赛事。他在里斯本的媒体工作坊见证了希腊队创造的奇迹。

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刘佳第一次直播世界杯。在德国的40多天里,他穿梭于多个城市之间,最多时一天开车1200公里。

2013年欧冠决赛,罗本在伦敦温布利绝杀多特蒙德,帮助拜仁夺得冠军奖杯,这也是刘佳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到访英国。

03

“黄金诗人”二十年

“谁说时间不能说话?我们20岁被刻的时候明明是汹涌澎湃,40岁被写的时候却是轻描淡写。」

——《七月狂想曲致敬第76个黄金一代》16.09.26

2020年底,为了庆祝节目20岁生日,《天下足球》栏目组出版了120名球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的青春三部曲,这已经不是该书第一次出版了。

早在2015年《天足》15周年之际,这套书的前两卷就已经出版销售一次。新增了第三本,补充了姆巴佩、孙星衍、萨拉赫等足坛新贵。刘佳的名字出现在扉页的“主编”一栏,仅次于制片人陈文江。

一步一步,陪伴天足近20年的刘佳,成为天足节目组除制作人陈文江之外,时间最长的人。

“准备工作是在春节前后开始的,正好赶上二十年的这个十一月,就出版了。其实我连成品书都还没收到。”刘佳说着,翻看着我们采访时带来的新版书籍。

作为一档每周播出的国际足球节目,《足球天下》节目的设计、编曲、剪辑水平20年来一直保持着国内领先、一流的水平。

相比于欧洲足球节目对理性和中立的强调,强调感性和诗意的天足深刻地抓住了中国人的叙事情结。它的解说文案,最被中国球迷传诵,让天足在中国乃至世界足球电视史上有了独特的地位。

对于很多中国粉丝来说,只有当退役专辑《天足》播出后,我们喜欢的明星才算真正退役。

“在世界足坛众多板块中,最受追捧的是球星专辑。对于很多球迷来说,在自己喜欢的球星退役后,期待“世界足球”的话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天足的产品必须是优秀的”已经成为一种质量保证。」

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星星》的书皮介绍中,如前一段所写。

“天足”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放眼整个足球世界,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同类足球节目。陆轶君说,“我在英国工作的时候,也看了很多足球节目。这种带有浓厚文人叙事情怀的体育节目几乎是绝无仅有。」

多年来,天足长期保持着十几个人左右的小团队“作战机制”。从找素材、文案到剪辑成电影,大家基本都有独立拍电影的能力。刘佳的工作往往比别人更重——他更需要负责的是文案和配音,需要深厚的功底。

换句话说,如果把天足每一期的特别节目比作一首歌,那么刘佳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这首歌“填词”。

“他的歌词水平,真的属于大神的水平。例如,一个50分钟的视频屏幕可能需要我们两三天才能完成。但是刘佳一个上午就能写完字,有时候可能连字都不用写,直接去录音室看图就行了。太神奇了。”身兼《天组》导演的吕楠非常欣赏刘佳的天才“作词”能力。

“这并不是说右半球发达的人在感知和想象力方面可能更强。也许我是左撇子?右脑更发达,让我们拓宽思路。”刘对说:

刘佳在配音

有些人喜欢先谱曲再写歌词,有些人喜欢先写歌词再作曲。刘佳的工作习惯是,先把素材找出来,剪辑成片子,然后戴上耳机,听音乐,看图,再把文字写出来,配上。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被很多粉丝奉为标配的《天足》亨利解说文案,是刘佳一气呵成写出来的。

除此之外,深受流行音乐尤其是香港流行音乐影响的刘佳,也将自己对香港音乐的痴迷带到了作品中,这成为了他“歌词”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埋藏在歌词字里行间的微妙情感,被他一一挖掘出来,用在特别的节目中。

如果你喜欢《天足》,也是香港音乐爱好者,你会在刘佳经手的很多节目中发现香港音乐。比如由他配音的专题《七月狂想曲,致敬第76个黄金一代》的背景音乐就是张国荣的两首经典歌曲《风继续吹》和《当风起时》,这是张国荣对乐坛的告别曲。

“从风继续吹的时候,到风回来的时候,我愿意远离家乡。十几年过去了,我终于给了这个曾经茫然的少年一种平静感。就像那些被时间印染过的人,和那些被风霜斑驳过的人,因为陪伴,在记忆里分不开。」

——《七月狂想曲致敬第76个黄金一代》16.09.26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音乐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四大天王、Beyond、张国荣、谭咏麟、李克勤等歌手风光无限,迅速俘获年轻一代。

刘佳是伴随着香港音乐黄金一代成长起来的忠实听众。现在他还有收藏实体唱片的习惯,那些经典的香港音乐唱片占了他专属收藏的一半。此外,他还是各大音乐app的会员。

“我一句粤语都不会说,但我连想都不用想。我可以一秒钟用粤语唱‘如果我等一天,我终于可以等到了我一生的挚爱’(谭咏麟《我一生的挚爱》。”刘佳说。有一次,为了去香港红馆听一场演唱会,他请了三天假,飞到香港,什么都没买,逛了一圈回来,心满意足,第二天就若无其事地去上班了。

刘嘉收藏的一些实物记录

刘佳最喜欢的港乐背后是繁荣的粤语文化。独特的中外文化融合体系,给刘嘉带来了充足的创作补给,孕育了灵感的火花,也赋予了天足这个原本坚硬的体育栏目以独特的文人“诗意”。但刘嘉谦虚地说,这种风格不是自己创造的,是早期天祖前辈风格的延续。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试图更生动地讲述这些故事。我和朱晓渔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个人感受。”刘佳说。

有人在微博里说,刘佳的声音好像有魔力。当那些文案被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的时候,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被拉进了刚才的参观,又被带回到十几年前,带回了关于足球的青春回忆。

但在刘佳看来,“煽情”甚至“煽情”并不是他刻意给节目贴上的标签。

“有一次在一个晚宴上,有一位《天足》的忠实观众,想听我当面读一份文案。文案越撕越好。”刘佳说她有点疑惑。“我一直在想,其实我是一个真实幽默的人。为什么总有人记得我是怎么把人弄哭的?」

“也许那些话真的触动了很多人对青春的回忆。”刘佳解释道,“文案其实只是一个方面。随着出现的画面和音乐,大家自然会被带入那种情境。」

“接地气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刘佳总结了天足成功的秘诀。“那些特别华丽的词,可能会让大家惊讶一段时间。但经得起时间打磨的,还是接地气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东西。」

————

“当烟火升起的时候,曾经属于亨利的海布里国王时代不会随着岁月流逝,只会在岁月的飘移中被人时常想起。」

——《亨利:谁在为前线而战》10.07.29

天下足球托蒂(天下足球托蒂退役结尾曲)  第1张

除了出版书籍和相关的周边制作,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特别的直播节目,以纪念世界足球运动20周年。节目元老刘佳从幕后走到台前,走了很久。在镜头前,她逐字逐句地读着经典文案。

时光列车送走了,所以不是刘佳的二十年足球陪伴的青春。但在他心里,他还年轻。

十年前,刘佳(右)和他的好朋友陆轶君(左)

足球20周年直播时的刘佳(右)。

“他大胡子叔叔的造型真让我吃惊。我突然觉得自己像鲁迅。直播中看到刘佳的鲁一真,翻出两张合影,通过微信发给刘佳。其中一张是2005年曼联去中国的时候拍的,当时他们一起去看比赛。照片中的刘佳,穿着一件红色的曼联主场球衣,留着半长发,一脸绿色和羞涩的笑容。

“改变形状,改变形状。”面对老友的调侃,刘佳羞涩地笑了笑。

打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星星》。每一卷的书皮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天足制作团队里每一个还在奋斗的人的名字。“请记住这些生产商的名字。世界上很多足球的优秀节目都出自他们之手。”这一段印在书的封面上。

起初,是足球选择了他。后来,他选择了足球。但无论是爱好还是事业,没有什么比“喜欢”更重要。

“离开央视的诱惑肯定是有的。但我宁愿先把工作做好。现在做惯了这一行,也有了一些名气,有了一定的个人风格。如果我再走,那岂不是张国荣的《从零开始》?”刘佳说。

“那可不行。」

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