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苏炳添的课千万不要逃(苏炳添的课千万不要逃音乐办泰腔唱海瑞训虎)

苏炳添的课千万不要逃(苏炳添的课千万不要逃音乐办泰腔唱海瑞训虎)  第1张

苏的微信头像是《龙珠》里的小吴空。

Coco Ai Ai的负责人似乎和他不是那么般配,但他说:“我很喜欢他,因为他有坚持战斗的精神,他跑100米只需要4秒多。多神奇啊!”

中国飞人苏还在路上。

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总决赛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拉开帷幕。

苏·再次夺冠,60米只用了6.49秒——这是他在短短9天内的第三个冠军。

爱尔兰、伯明翰、杜塞尔多夫三站,记录了他大获全胜的骄人战绩。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8年苏一个月内三次破亚洲纪录,而且是那么意气风发。

29岁,对于职业短跑运动员来说,已经是“烈士暮年”。身体机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爆发力远不如20出头的年轻人。

但是小E翻了翻苏的照片,发现这些年他的肌肉看起来更发达了。

苏没有发现自己“老了”。

2017年,他考虑退休,一度递交辞呈,成为暨南大学教授。但他最终还是撤回了退役申请,选择了与百米赛场一战。

终于,苏在2018年迎来爆发,在2019年连夺三枚金牌,赢得了一场激荡人心的胜利。

在田径赛场上,亚洲人很少能取得好成绩。甚至有“基因论”解释速度场属于黑人。

几年前的仁川亚运会上,原籍尼日利亚的奥古诺德以9秒93的成绩夺冠。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难掩骄傲,说:“我觉得是种族差异。和亚洲球员一起训练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提高速度为什么这么难。”

基因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存在可能会给我们设置路障,但这取决于形而上的因素——比如一种叫做“死磕”的精神。

“不纹身喝酒,不抽烟烫头,不外出吃饭瞎得瑟,不喜欢逛街买奢侈品,天天就知道训练以及思考与训练相关的事情。”队友这么评价他。

苏的生活方式简直无聊透顶!

早上7点前起床,中午午休一小时,晚上11点前规律睡觉;每周训练6天,每天4-5小时;每次跑前热身一个半小时,每次跑后放松一个小时;年轻人离不开的手机,苏无事可做,尝试关机...

业余时间,多陪陪老婆儿子,而不是吃喝。

苦行僧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

看了他的微博,不是训练就是比赛。最“亲民”的应该是他每周教大家如何正确运动的视频。

你怎么过一天,你就怎么过一生。

苏,一位“高龄”选手,夺得了一枚又一枚金牌。

很多年轻人说“佛教”“顺其自然”。

E想说的是:如果你二十几岁就安于这种生活,到了三四十岁还是逃不出这种生活。

为什么说这年轻人开始养老了?

6点下班,回家吃饭,在沙发上打开电视,一边玩手机回复消息,一边心不在焉的看综艺。周末也是,偶尔聚在一起k歌,剩下的时间还是混日子。

明明精力充沛,却失去了活力,不到30岁,却变成了70岁。

岁末回首,总会有灵魂拷问:去年我做了什么?

他们的悲哀在于缺乏对自己生活的掌控,缺乏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的精神。

很多人解释:因为生活太难了,怎么活的舒服。

苏都快30岁了还在跑。为什么年轻人连做梦都不敢?

每个人都面临着结婚、生子、买房、升职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生课程。也许一步到位很难成功,但是一日三餐,规律作息,朝着你的目标努力:人生的回报迟早会来的。

正如苏28岁时接受采访时说的。

“以前很多人觉得,中国人不可能突破10秒大关,不可能跑进世锦赛前八名。现在通过努力,这些‘不可能’已经一一实现了。我不敢说自己还能跑出什么样的成绩,但我希望年轻选手在我们身上能看到:只要努力,就没有不可能的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