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唐正东(唐正东现状)

唐正东老师

教师简介:唐正东,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5-2019)。2015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大师”“四大家”& # 39;天赋”。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

问:2020年老师看了哪些书?哪一个给我印象最深?

因为疫情的原因,2020年上半年基本都在家,所以读书比往年多了一点。我看的书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恩格斯早中期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一个研究哲学的学者,我必须关注它,并为此做些事情。所以去年,我花了更多的精力研究恩格斯。以前看马克思的书多,看恩格斯的书少。其实不光是我,很多哲学界的学者都是这样。说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等于自然辩证法。对于阅读面稍广的学者,补充一些后来的相关文本如《反都灵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因为长期以来只关注恩格斯的后期著作,所以据说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学术界很多学者特意对恩格斯早中期的相关文本,即1848年以前的思想发展过程进行了重新梳理。过去我们只说“马恩”,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放在一起,但实际上恩格斯并没有过多谈及他们。

另一方面,我阅读了国外学者对《资本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研究著作。我有一个观点。研究经典作家的思想,必须抱着开放的学术研究态度,与国外学者保持联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最新动态。所以我今年专业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国外学者对《资本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研究。三年前,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之际,西方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相关书籍,大约三四十本。去年刚开始看,还没看完。

追问:为什么聚焦恩格斯?

聚焦恩格斯,实际上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过程和内在本质的认识,实际上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

国外学术界不重视恩格斯。曾经有人认为恩格斯是自然辩证法,恩格斯不研究社会历史问题。即使涉及到早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概括性表述。在早中期的研究中,恩格斯只是被塑造成一个为马克思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的客观调查者,比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此外,恩格斯还很谦虚,说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是马克思的助手。所以恩格斯的形象长期以来一直是经验材料的提供者。

在这些外国学者眼中,恩格斯是中立的实证主义研究者,马克思是人本主义的批判理论家。这不仅使恩格斯区别于批判私有制的理论家,也使马克思区别于客观的、科学的现实主义研究者。这样一来,马克思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家的形象就丧失了,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首先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的历史解释之上的。如果把恩格斯看作是经验主义研究者,把马克思看作是人本主义批判理论家,那么所研究的马克思一定是人本主义的马克思。然而,西方学术界关于人本主义马克思的讨论有其特殊的背景。从纯知识分子的角度解读马克思,只需要把马克思解读为批判理论家就可以了。这个批判理论是什么样的批判理论并不重要。所以这对他们和我们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利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的契机重新研究恩格斯,实际上是我们在新阶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重要契机,而不仅仅是因为200周年需要纪念。如果纪念不能推进思想,不能提出新的理论,那么纪念就只有历史的意义,而没有思想史的意义。

问:老师对博士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有什么建议?

博士论文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你走向学术界的敲门砖。博士论文一定要认真写,绝对不能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除非你以后不搞学术。如果你想做学术工作,你必须把你的博士论文当作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上面。你要意识到,博士论文出来后,不仅你身边的老师会对你的学术质量有直接的印象,学术上的学者也会对你的学术能力有深刻的印象。如果在你博士论文毕业五年后,学术圈里还没有人提起这本书,恐怕你以后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其实你也可能发现,虽然都是南哲毕业的,但有些学生毕业后成长发展很快,三四年就成为在全国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青年学者。而有些学生毕业后没有发言权,一直处于“没有深入研究——没有论文——没有深入研究的动力——没有论文”的恶性循环中。结果他们作为学者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心情很不好。

在博士论文写作阶段,培养敏锐的独立获取学术资料的能力、准确的凝练和把握学术思想的能力、清晰的组织学术观点的能力和流畅的表达学术思想的能力,对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写完博士论文,你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但是如果你一般,那你根本就不会升职。所以博士论文的作用其实是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为了拿个学位。我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多和老师交流。

比如博士论文的选题,我认为老师提供的建议的学术价值一定远远超过学生自己的个人研究兴趣。当然我说的是概率,不排除个别学术人才的特殊性。我们知道,文科不同于理科,理科可能会在一次实验中突然有新的发现。但是文科的知识积累和阅读已有文献的程度,学生肯定比老师少。所以当你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时,一定要和老师讨论它的学术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把老师的建议当成让同学难堪。否则,也许你选的题目在100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或者在未来10年内都没有足够的学术意义。这样你论文写作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如果学生想更快的进步,最好能盯紧这个领域排名前20的学者。我的意思是,既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你最好去看看业内前20位学者的著作和论文。当然,如果你精力充沛,那就另当别论了。你要清楚的知道你所在领域的前20位学者都是谁,并且时刻关注他们的文章,这样才能快速的促进你学术思想的发展。并不是读的越多,思路就越清晰。有时候瞎读会把你搞糊涂,因为你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大海捞针,通读所有文章,看到好文章的概率会降低。

当然,写作也会有困难。写不下去的原因是你还没想明白。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你动笔之前想的很完美,但是实际动笔的时候还是发现了问题,是你的观点证据不够,还是你的观点提炼的不够清晰。这时候你要坐下来仔细思考,像看电影一样把自己的观点过一遍。如果你发现有什么地方不行,就集中精力把它搞清楚。一旦想通了,问题就没了。写作是用文字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用思想组织思想是不一样的。如果用文字来组织,逻辑会更严谨。这个时候,如果你发现原来的思考过程中有一些漏洞,你没有想到的问题就会出现。那你只能找到一个问题,克服一个。你别无选择。

这里没有解决问题的捷径——所有人只有一条路,就是克服这个困难,解决自己遇到的理论问题。如果你想绕过过去,那么所有的弯路都会给你未来带来损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后续:我们同学经常找不到自己的学业问题。我们做什么呢

根据我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是书太少造成的。但是我们不能一次看这么多书。怎么才能解决呢?刚开始要跟着老师走,比如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断和老师交流。现在,我每次课后都会和研究生聊一聊,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引导他们向真正的学术问题靠拢。

有些问题不是学术问题,只是智力问题。在英语中,它们是疑问句,而不是问题。今天太阳8点升起,这是个问题。为什么今天太阳在八点钟升起?这是一个需要你解释的问题。

人文学科需要知识积累,只有对整个相关背景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提出有成果的学术问题。因为很多问题几百年前就讲过了。其实人类的每一个阶段都在谈论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人类的自由,社会的发展。首先你要很好的理解别人说的话,把别人说的话延伸到当前的具体语境中,继续讲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也就是具体到中国来,讲好中国故事。如果你忽略了几千年的思想历程,那么你就错过了一个后来者的绝佳条件。如果你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你能想到那么多聪明人吗?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只能不断的和老师沟通。其实老师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唯一的优势就是他读的书比你多,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长一点。那么为什么文科当中老师的作用特别重要呢?因为他能不断把你引向一个真正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但是要和喜欢读书的人交流。不要和喜欢吹牛的同学交流,因为你那样交流的不是学术问题而是想象出来的想法。

自己的研究步入正轨后,要努力寻找真正的学术思想,体会真正学术发现的乐趣。有同学做论文很痛苦,说写码字,跟泥瓦匠写砖一样。不能有真正的学术问题和乐趣。真正的学术问题是建立在你熟悉你所研究的专业领域的前提下,所有相关的文本都放在你的脑海里供你使用。这样,平时在路上也可以思考。真正的问题是一个萦绕在你脑海中,让你拼命思考,直到你弄明白的问题。有的同学说,看完课文才看就忘了,这不能造成真题,只会让你找到一些知识点。因为不能互相学习,不能享受研究的乐趣,这让写论文像码字一样痛苦。真正思考后的学术写作,是一种口若悬河,不写出来会让你难过的东西。希望同学们早点发现学术研究的乐趣。

问:我们上课的时候,都觉得你的逻辑性特别强,关注点一致。能谈谈你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吗?

所有的人文主义者都关注人的发展,但关注人的发展的角度不同。总的来说,至少有两个角度:从个人出发和从社会出发。我比较喜欢这种社会历史题材,不太喜欢研究个人和文化题材,但不是说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好,只是研究风格不同。

现在想来,可能是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影响,我更倾向于关注什么样的学术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我认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我的研究基本上是从这样一个角度进行的。我最早研究社会形态理论,是1997年在《南方大学报》发表文章《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的三重视野及其当代启示》。在研究了经济哲学的方法论之后,我写了《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解读》这本书。经济哲学的方法论本身实际上就是阐明马克思是如何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间理解经济问题的。后来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做以阿格丽塔为代表的法国调整派的研究。法国调整派之后,直接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于是有了后来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性解读》一书。

总之,我更倾向于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读来思考人的自由和社会发展。所有的哲学都思考人的自由,只是不同的哲学思考方式不同。有些哲学侧重于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思考人的自由的内涵;有些哲学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着眼于人的自由的实现路径。我更侧重于后者。关键是不要把社会历史解读为个人以外的对象。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还是上层建筑,都是实际个体活动状态的反映,但它看到的是这种活动状态的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复杂的现代性条件下对哲学本质的反思。

问:可以和同学分享一下你的一些阅读方法吗?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听不懂,读不透,读完就忘。这怎么解决?作为老师,你对同学的学习有什么期望?

读书有很多种,有的同学是漫无目的的读书,有的书是为了解决我想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刚才说的30本书,基本都是围绕着国外学术界对《资本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研究展开的。他们学习到什么程度了?以前只进阶到七八十年代左右,现在基本都是90后的新生代学者。他们的研究视角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如何正确的评论他们?我有这样一个任务,也就是说这件事一直纠缠着我们。我想解决这个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必须学习。

就一个话题看30多本书。看完每一本书,你就会知道它是否值得再读一遍。你需要读第三遍第四遍,有时候要读n遍。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所以你应该仔细阅读。看完一本写得不好的书,就知道写得不好,自然不需要看第二遍。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最好把他的想法写下来。这个人大概说了什么。如果这个人的想法之前就已经有了,而且意义不是太大,那就先放一放。

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一样,有的老师不写效果也不错,不能一概而论。我只说我的理解。我自己的感觉是,不写就不要读,除非读的时候真的没条件。比如火车上很难记笔记,只能看。

唐正东(唐正东现状)  第1张

一般情况下,阅读时手边要放一个笔记本。所谓笔记本,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记下你读的东西。因为我相信,没有人能把所有的新书看一遍就复述一遍。那我该怎么办呢?也就是说,当我们阅读时,我们记下大框架。比如看完10页或者第一部分,可以做个小笔记:刚才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里面有三个小问题,几分钟就能快速做完,然后就可以做下一步了。所以看完一本书,应该有几个相关的核心观点,这就是笔记本的作用。

第二个作用,读书的时候,我们会突然产生一些疑问和想法,这些都是写论文的最佳角度。其实真正创新的想法都是在阅读的同时诞生的,因为在阅读的中途,你的大脑飞速运转,然后你就会有一些灵感。所谓灵感,不可能一步一步来。不写下来就会忘记,所以一定要随时写下来,当时想到的答案也要写下来。

我的书一半是记内容,另一半是写我想到的问题。我觉得效果挺好的。

要想读透,就要掌握好的方法,尤其是读外文书的时候。作为第二语言,外语不如母语熟练。很多人看完一本外国书就什么都忘了。这是因为他们不记笔记。如果他们在阅读时做笔记,他们通常会回顾并记住。多读多记笔记,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不断的翻,翻的时候可以有联想。这个时候,学术思想就会慢慢成型。如果有时候听不懂,就把他说的写下来。我不能。写下关键词。

问: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的研究需要,选择和安排一些具体的书目来阅读。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书之间的关系?

理想情况下,你的阅读兴趣就是你的职业需求。如果你一直处于痛苦的研究状态,对自己的专业研究毫无兴趣,兴趣在于看武侠小说,那你麻烦就大了。

其实对于研究者来说,越研究越感兴趣。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也喜欢看武侠小说。金庸的小说我几乎每一本都看。其实这是因为当时专业研究的乐趣不多。所以你这个问题其实是说你还没能找到专业研究的乐趣,觉得专业研究好像是老师逼你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看专业书和看休闲书有区别。

现在,我感觉自己好像越来越没兴趣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了。所有的延伸阅读都与研究的需要有关。比如我需要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我就会看相关的历史书。其实那不是闲书,也是我的职业需要。我觉得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生,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觉得这一天要抽出两个小时看武侠书,如果要八个小时学习的话,挺可惜的。这两个小时太重要了。从其他地方挤这个时间太难了。所以理想情况下,专业书和兴趣书不是两种书,而是一种书;如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最好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作为调剂。读书累了,就看别的书,不过还是出去做点体育锻炼比较好,可能会好一点。

你们本科生和硕士生都没问题。如果你是博士生,我不主张单独找一种感兴趣的书。因为博士阶段太重要了。就像我刚才说的,学术界发展得好的博士论文都是一炮而红。学者也是一种职业,就像公务员一样。你考了公务员之后,上班时间可以看武侠小说吗?那也不行。其实读书也是一份工作,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除了上课,没有固定的时间约束你,但是你得约束自己。当然,我这里说的也是在个人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如果你的精力和时间是多余的,那也没关系。

问:学术研究如何才能贴近现实?

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时现实问题很近,有时现实问题很远。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所有真正的学者都会面临真正的问题。虽然他研究的内容可能不是直接的现实问题,但他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面对现实问题。

比如学习MEGA2的课文,好像不是什么真题吧?这涉及到你理解你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能力。巨型研究不是纯文本的问题,比如马克思未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第三卷。这些原文其实只是手稿。将这些手稿整理成书,渗透着编辑们的思想。西方文学界有些学者要把马克思装扮 *** 主义者。所以,即使研究文本,也涉及到马克思主义阐释的话语权。所以学习MEGA看起来离现实很远,其实不然。

此外,在国际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中国学者必须介入。不介入,世界学术舞台上就没有中国学者的声音。如果中国学者只是认为国外的学术更先进,那么他们的声音就不会传播。所以这也是一个争取中国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学术地位的问题。所以看似与实际问题无关,实际上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部分,建设学术型国家的重要一环。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离现实很远,和他是否直接研究具体问题没有关系。很多研究都在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但是贡献的路径不同。有的人喜欢研究直接问题,有的人喜欢研究稍微间接的问题,但都是关注现实,只是与现实相关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Q:2021年的读书计划?

2021年,我只想把刚才说的书看完。书单如下:

1.朱迪思·德尔海姆和F·奥托·沃尔夫,《卡尔·马克思未完成的体系:批判性地阅读作为我们时代挑战的资本》,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18年。

2.《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实践和技术》,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76年。

3.科斯塔斯·阿塞洛斯,《未来思维方式导论:论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介子出版社,2015年。

4.伯纳德·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负人类世》,开放人文出版社,2018年。

5.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崔传刚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

6.阿班·籍刚和E·杜弗洛:《贫困的本质》,方婧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

来源:南京大学哲学系微信官方账号

欢迎关注@文宣讲

0